”Have a good idea, do not give up easily“ said by Zhen-ning Yang

有好想法,不轻易放弃 杨振宁先生与复旦大学师生分享他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来源 ©复旦新闻网

距离报告开讲还有3个多小时,光华楼东辅楼202报告厅外已被热情的复旦学子的排队长龙所包围,为了一睹大师风采,有的学生甚至午饭就在会场外以盒饭对付。是谁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没错,他就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

应复旦大学物理系、复旦大学场论和粒子物理中心(筹)的邀请,杨振宁先生于10月16日16:00-17:30,为复旦大学师生们奉上了题为《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的报告。考虑到杨先生的影响力,主办方和校宣传部合作,开通了校内网络直播,并将学生活动广场和光华楼东辅楼102室作为分会场进行现场转播,但依然没能阻挡复旦师生们到现场亲睹大师风采的迫切心情。

15:45分,杨先生出现在光华楼东辅楼二楼,现场排队的人群顿时响起掌声,迎接杨先生的到来。在光华楼东辅楼204室,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与杨振宁先生亲切见面会谈。复旦大学档案馆周桂发馆长特地送上了杨先生与复旦的科学家亲密合作科研的珍贵资料,杨先生非常高兴,欣然题字“宁拙毋巧”。

16点整,在师生们的热切期待中,报告准时开讲,报告会由吴咏时教授主持。杨先生从1938年的大学入学考试谈起,向大家娓娓道来自己在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学习与研究经历,谈及了对自己有影响的多位科学家,更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心得与感悟。杨先生认为,与同学讨论是极好的深入学习的机会,至今,他还难忘当年与黄昆、张守廉秉烛夜辩的画面。循着兴趣点,向前努力,将会有所收获,这是杨先生做科研最大的感触。他回忆,在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期间,他自己找了4个理论题目,可当时只有第4个题目有进展,这让他很沮丧;但杨先生并没有放弃,后来在普林斯顿大学,他的第1个题目开花结果,再后来,他的第3个题目成就了Yang-Mills理论,并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所以,杨振宁先生说,有好想法,一定不要轻易放弃;在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后,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兴趣,定会收获美好的结果。

整场报告下来,杨先生未饮一口水,报告内容一气呵成,让人不得不佩服杨先生的敏捷思维与好口才!